编辑:IT之家    发布日期:2020-08-10 18:20:23

写在前面:

你好!我是 Bryce_Dai,一名潜水已久的新人。感谢你愿意在这个匆忙的时代阅读我的文字。

非常兴奋能够参与本期 MacOS 的测评。坦白地讲,我曾是个不折不扣的 Win 党。七岁那年第一次接触计算机,Windows 便在我心中与 “操作系统”画上了等号:风格方正、功能齐全,每一次 “右键”仿佛都会带来一个隐秘而全新的世界。于我而言,Windows 就像一个巨大的工具箱,填充着细小而琐碎的零件。在其中探索意味着打开一层又一层抽屉。

当然,我逐渐意识到 Windows 绝非操作系统的唯一诠释。在人机交互的世界中,还有着 MacOS,Unix 等等优秀的存在。事实上,此刻我正在使用 MacOS 原生的 Pages 软件写下这些文字。经历了 15 天近乎沉浸的试用,MacOS 的初次体验给予了我许多思考和启迪。

在以下的文字里,我将站在普通使用者的视角,以最坦诚的态度与你分享我的一切感受。

▲没有小娜的欢迎页,Siri 也足够热情。

完成基础配置,进入桌面。初次相见我有些吃惊——MacOS 自带了大量的原生 App。

▲启动台中,琳琅满目的原生 App 宛若 iPad 的桌面。而在最新版本的 Big Sur Beta 中,启动台界面已与 iPadOS 近乎一致。

我尤其喜欢 MacOS 的这一点。犹记得一个月前购入幻 14,第一次进入系统仅仅有 “此电脑”和 Edge 浏览器两个图标,空荡荡的桌面曾令我不知所措。Mac 自带丰富的原生软件,几乎可以满足日常办公的一切需求。屏幕点亮的那一刻,它似乎便自信地告诉你:我已经准备好了,立即创作吧!

在体验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原生软件优先的原则。Safari 比起 Chrome 来并不逊色,对于内存占用甚至更加友好;Pages、Keynote 和 Numbers 满足了办公所需,在使用体验上比起 Office 套件来说更为简单直接。最重要的是,苹果全家桶在 MacOS 上免费提供。

总之,与 MacOS 的初次相遇令我颇为意外和感动。它并不像网络上盛传的那样 “反人类”或者 “难用”;相反,简洁而齐全的功能令我印象深刻,也使得用户很容易上手。

1984 年 Apple 发布的 Macintosh 计算机,被许多人视为第一个将图形化界面设计获得商业成功的产品。从此以后,GUI 的设计和理念便在全世界的个人电脑中风靡。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在 MacOS Catalina 上,我发现图形化理念已被深刻地写入了 Mac 的骨髓:

系统和原生软件中,几乎所有的界面都摆放着大量的图标。这些生动的存在企图以一种相比文字更高级的语言形式与你诉说它的功能;有时,在某个局部甚至没有任何文字标记,这更加激起了我探索的欲望。抽象的图案充满着隐喻,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将驱使一次又一次的探索;对于使用者而言,每一次的按压也许便意味着一个崭新的世界。在不确定性坍塌之前,我们永远无法确定那几何的线条究竟意味什么。

▲MacOS 的 Dock 栏。这是一个纯粹的图案世界。在第一次打开 MacOS 时,鼠标滑过一个个图标,仿佛有一种游玩解谜游戏的感觉。

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说,更彻底的图形化界面意味着更高的可读性,用户也更容易记住每一个图标的功能。以 “系统偏好设置”为例,Apple 为每一项设置都精心设计了图标:

▲MacOS Catalina 系统偏好设置

“拓展”这一功能的图标是一枚拼图,这充满了趣味与暗示,同时也让我在第一时间准确理解了它的功能。在 MacOS 中,处处充满了这样精心设计的小惊喜。

另外,图形化设计的推进也带来了 MacOS 系统与 Windows 相比在不同维度的延拓。使用 Windows 时,我们常常会遇到需要不断移动光标,顺着一个套一个的子菜单寻找目标的情形;而在 MacOS 中,功能的延申并不意味着选择的堆叠,而是被独立成一个个的图标模块,在平行的维度上尽可能降低用户寻找目标的时间成本。

▲同样以 “系统偏好设置”为例。在界面上方的状态栏中打开,便直接出现了键盘、触控板、鼠标的独立选项,十分方便用户直接操作;而在 Windows 中,这种功能往往藏在子菜单或者子选项之中。

当然,图形数量的增多注定了相同大小的页面显示的内容更少;比起 Windows 中罗列出的一行行齐全的功能,MacOS 更像是提前为用户进行了筛选——选出用户最常用的功能,以图标的形式加以突出。在大多数情况下,Apple 很幸运地猜中了大部分用户的需求。

正如上文所说,MacOS 似乎时刻在告诉你:“我准备好了,请即刻开始。”随着体验的深入,这样的感觉亦愈发深刻,尤其体现在 MacOS 关于权限的处理上。

在 MacOS Catalina 中,系统、用户和开发者的权限之间有着非常微妙的关系。以最常用的点击左上方红色 X 按钮关闭页面为例。在开始使用 Mac 时,我习惯性地点击左上角想要关闭页面,但在无意中发现绝大多数情况下软件并没有真正关闭,而是在后台中继续运行;系统却几乎从不过问我的期望——完全关闭或后台运行。经过查阅资料,我发现 MacOS 中这方面的权限被给予了开发者,由他们来决定是否可以一键关闭软件;但同时,用户可以使用 Command+Q 的快捷键完全关闭任何软件。并且,后台运行的软件都会在 dock 栏中显示,并加上白点以区分。这样的设计,颇有些和谐共生的意味——开发者根据自身对软件的理解决定是否应该常驻后台,但用户始终拥有着绝对的权限。在 Windows 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软件在后台 “偷跑”,我们却很难将它完全关闭的窘境。

▲值得一提的是,MacOS 中内置数量庞大的快捷键,覆盖了从表层界面到系统底层的一系列操作。(截取自 Apple 官网)

当然,在大多数使用场景中,MacOS 并不倾向于为开发者提供太多的权限:弹窗广告等行为是被严格禁止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系统掌控了一切;恰恰相反,用户拥有着近乎支配的权力,系统保留的所有权限都将被使用者本人享有。比如,当我们想删除一款软件时,只需将它的图标拖拽至废纸篓,点击清理便大功告成。

▲废纸篓的卸载功能令我印象深刻。MacOS 证明,卸载软件其实从来不必那样麻烦。我们无需关心繁杂的注册表,无需面对系统提示没有管理员权限的窘境。一切所需不过是双击鼠标。

在我的个人生活中,偶尔会遇到 Windows 下某些软件无法删除的情形;更令我惭愧的是,至今我也没有真正搞清楚 Windows 中的 “管理员”权限到底意味着什么,又该何时开启,何时关闭。

正是基于这样的权限设计,MacOS 给予了我一种真诚而可靠的友情,甚至带有一丝征服感。我非常确信,这是专属我个人的一台设备。

常听人说,iOS、iPadOS、MacOS 乃至 watchOS 几兄弟长得越来越像。的确如此,几种设备在系统层面愈发 “休戚与共”。实际上,在硬件层面它们也从来不是彼此独立的关系。从早些时候的 AirDrop 投送文件、Apple Watch 解锁 Mac 等功能我们已可窥知一二。

而在 MacOS Catalina 中,随航(Sidecar)功能的加入进一步加深了苹果设备间的互通互联。通过开启随航,iPad 可以轻松地被作为 MacBook 的副屏使用,复制或者拓展屏幕。更神奇的是,iPad 还可以作为画板进行艺术创作,此时的 Mac 则摇身变成了监视器。

▲几乎毫无延时的 “随航”

我非常敬佩苹果在生态系统方面的布局。我个人的 iPhone、iPad、AirPods、Apple Watch 与 Mac 之间建立了极其畅通而强大的互联。我可以在任意设备上接听电话、处理 iMessage,甚至共享并切换某一正在进行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任何一次切换和互联都无比快速,几乎感觉不到延迟。苹果全家桶的强大可见一斑。

在未来,我相信苹果将进一步加强这样的体验。当然,我并不认为 iOS,iPadOS 和 MacOS 最终会化为一体。苹果的策略更接近于 “和而不同”,而非 “众生平等”。在 ARM 架构芯片加持的新 Mac 中,或许我们将看到大量的 iOS 软件被移植到 Mac。

Catalina 带来的新特性中,最令我期待的还有 Apple Music 的到来。

▲处处熟悉却处处惊艳的 MacOS 版 Apple Music(图自 Apple 官网)

在这次测评以前,我已使用 Apple Music 近两年的时间。不得不说,苹果的音乐订阅服务在国内堪称 “良心”。通过学生身份认证后,每月的费用仅仅 5 元。相比 QQ 音乐的 “绿钻”“付费音乐包”,这样的定价极为友好。更重要的是,Apple Music 提供了真正意义上的订阅服务,我不需要在此基础上支出任何额外费用。以周杰伦的新歌 Mojito 为例,我购买了 QQ 音乐的付费音乐包,却仍然不能直接收听,而需额外支付 3 元购买单曲;当然,我不会这样做,因为在 Apple Music 上我早已将其加入了曲库。

当 MacOS Catalina 拥抱 Apple Music,搭配 MacBook 极为出色的音响系统,我有幸随时随地享受愉快的音频盛筵。我尤其喜欢广播中推荐的 “古典乐”电台,灵感与创作欲总会在小提琴声中频频闪现。而对于拥有歌词的流行歌曲,苹果为其精心设计了动态歌词;更令人惊喜的是,你甚至可以通过 Command+shift+F 快捷键即刻开启全屏跟唱。

▲极富创意的全屏跟唱模式

无疑,Apple Music 的到来进一步彰显了 MacBook 的艺术属性。音乐,永远都是创作者的最好伴侣,亦为 MacBook 的第二灵魂。

将 MacBook 交给快递小哥时,我颇有些不舍。我沉醉于 MacBook 手感优异的硬件,以及 MacOS 给予的便利。细细品味这 15 天的经历,有时我感觉到 MacOS 在尝试与我交流:“我已管理好琐碎的一切,请你尽情使用”;而在更多时刻,它选择保持安静——绝对的静谧。它不会在你激情迸发的时刻搅扰你的灵感。

出于篇幅考虑,在上文中我仅仅提到了几点感受。实际上,任何操作系统都是无比庞杂而细碎的。毫无疑问,MacOS 是一款接近完美但非彻底无瑕的产品:个别专业软件无法在 MacOS 下运行(或者,你可以选择使用虚拟机),并且我们很难顺畅地运行大多数的 3A 游戏。当然,这世上根本没有尽善尽美之物,MacBook 已然定义了自己独特擅长的境界。

更重要的是,MacOS 向我展现了 Apple 关于人机交互的哲学。操作系统其本身的意义便在于双向交流——让计算机读懂人类的意图,使人类知晓硬件的功能。在其他案例中,操作系统往往沦为了中介客,仅仅是传达指令和反馈运行效果。但 MacOS 散发着管家和伙伴的气质,在它的帮助下,人与机器的关系从未止步于冷冰冰的命令,而是构建出了一个三者和谐共生的生命场。

本文系完美MAC教程资讯众测第七期作品,如需转载请联系完美MAC教程资讯

热点资讯

更多
英特尔正与台积电接洽,虑将部分芯片生产外包给台积电 外媒报道称,英特尔正在与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台积电(TSMC)接洽,准备将自己的芯片制造业务外包出去。
苹果iPhone 12国行上季度热卖:拿下20%份额 销量达1800万 根据外媒报道,上季度中国大陆地区iPhone 12销量达到1800万,苹果拿下20%智能手机市场份额。
高通斥资约90亿收购芯片公司NUVIA 前苹果芯片架构大神加盟 据外媒报道,高通公司1月13日以14亿美元收购芯片初创公司Nuvia。
大公司晨读:B站计划3月港股上市;苹果斥资1亿美元力促种族平等 B站确定已在港提交上市申请;英特尔CEO 斯旺将于2月15日辞职。

相关教程

更多
官网上线家居板块,苹果在智能家居市场能掀起多大水花 对于较早布局智能家居的苹果来说,在该领域一直不温不火,存在感很低。一方面,苹果的HomeKit平台兼容性差,其认证及条件相对都更加严格复杂。另一方面,其在产品和市场上的推广也相对薄弱,产品售价过高并且产品线也不够完善。苹果现在进军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在笔者看来,它依旧是以一个初级者的身份来探索这片巨大市场,前有埋伏,而后有追兵,短时间内苹果也很难在智能家居市场逆袭。
2022年国内手机市场回顾:寒气传递到每个厂商,华为苹果抢占新高地 2022年的国内手机市场在寒冬中度过,尽管有着折叠屏市场这一股小小的暖流,并且有着非常不错的发展前景,但仅占据1%市场体量的这条新赛道,至少现在还无法帮助市场走出存量时代。
苹果不玩性能了?传iPhone15芯片或更注重电池续航而非性能 苹果iPhone的续航能力一直都遭网友吐槽,虽然近两年的机型续航能力有所提升,但对于如今大家对手机续航能力要求这么高的时代下还是不够的,任一部国产安卓机都能“吊打”。不过近日外媒9to5Mac报道称iPhone15芯片或更注重电池续航而非性能。
步子太大?工程设计失误或成A16升级不大的诱因 报道指出,苹果工程师们“在添加新功能方面过于雄心勃勃”,在开发周期后期发现原型芯片的GPU功耗远高于预期的模拟估计,这意味着会引发严重的散热问题,并且导致电池寿命受到影响而无法使用。稳妥起见,苹果无法将搭载“新功能”的GPU用于iPhone 14 Pro系列。

相关软件

更多
  • ios5.1固件 简体. 802.00 MBM · 苹果在新款iPad发布会结束后,发布了iOS5.1固件更新。本更新包含了数项改进及错误修正。完美为大家提供iOS设备全套ios5.1固件下载,有需要的朋友可免费 ...
  • 土豆Mac版 简体. 20.00 MBM · 土豆Mac版是土豆网官方为苹果系统所开发的一款桌面客户端,可在MAC平台上观看网络影视。土豆Mac版包含了电影、电视剧、综艺、动漫等多种分类,海量内容就在其中, ...
  • 魔方手机助手 for Mac 简体. 24.00 MBM · 魔方手机助手Mac版安装到Mac上,连接Android手机,您就可以在Mac上控制手机,实现短信收发、接打电话、通讯录编辑管理,资料备份了。另外还有海量的手机游 ...
  • 真实赛车2Mac版 多国语言[中文]. 718.00 MBM · 完美下载收集的真实赛车2Mac版这是一款竞速类游戏,让玩家感觉用手机控制赛车就如同手握方向盘驾驶真正的赛车一样,游戏包含个人职业生涯模式,除此以外还有丰富的多人 ...